学院成功承办2025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

作者: 时间:2025-07-24 点击数:

学院成功承办2025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

—创新医药与医用材料产业对接交流会暨“科创天衢”主题活动

7月17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德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德州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及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创新医药与医用材料产业对接交流会暨‘科创天衢’主题活动”在德州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医药与医用材料领域前沿动态,旨在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来自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抗癌学会等单位代表参加交流会。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静出席并致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在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凝聚行业智慧,深化校地企合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学校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和药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交流会。

会议邀请多位国内顶尖学者作主旨报告,围绕多金属氧簇合成、多酸催化转化、代谢疾病治疗、稀土-钨氧团簇生物应用、光电传感与硼药开发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报告环节由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负责人主持,内容亮点纷呈: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教授以《多金属氧簇导向的银团簇合成化学》为题,分享了新型纳米材料在医用抗菌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河南大学赵俊伟教授首次揭示《稀土-钨氧团簇合成及生物应用》在肿瘤靶向诊疗中的潜力;河北师范大学韩占刚教授展示了《全还原态多酸簇催化有机串联反应》在药物分子精准构建中的高效性;华南理工大学陈坤副教授聚焦肥胖相关疾病,提出《有机化多钒酸盐协同羟基脂肪酸酯的抗炎与代谢调节作用》的创新治疗策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臧德进副教授介绍了《光电信号高灵敏生物分子检测传感器及新型硼药的开发》,为癌症早期诊断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提供技术支撑;聊城大学侯进乐副教授系统阐述了《基于配体工程策略构建钛氧团簇及性能研究》的绿色化学路径,为医药中间体高效合成提供新思路,会议期间,专家们还指导了学院的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山东省创新医药与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英华    供稿审核人: 王志刚 王新芳


版权所有: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电话:0534-8987866  邮编:2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