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在期刊Angew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马恩广 时间:2025-09-30 点击数:

近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吕超副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影响因子16.9,中科院一区top)上发表题为“Enhanced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Isomerization Engineering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是德州学院以第一单位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的首篇论文。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简称Angew或Angew. Chem. Int. Ed.,最初创刊于1888年,长期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发展,是一本在国际化学领域具有极高影响力的期刊。Angew是材料与化学领域内的三大顶级期刊之一。期刊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化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刊物之一。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卓越的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及简便的制备工艺,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新型光伏材料,其高效能、可调带隙以及优异的稳定性使其在能源领域拥有广阔的未来前景。

图1 原文链接

该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异构化分子设计策略,实现了自组装单分子层(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在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重大提升。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合成的两种异构化咔唑类分子(EPACz 与 PPACz),发现 PPACz 具有更高的分子偶极矩、更优的能级匹配和更致密的界面组装结构。

图2 SAMs分子结构及相关测试

基于 PPACz 的器件表现出高达 26.1% 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 EPACz 的 22.0% 提升显著),在 1 cm² 大面积电池中也实现了 23.5% 的效率。同时,未封装的器件在连续光照下工作 540 小时后仍能保持 90% 以上的初始效率,展示出优异的稳定性。该成果的发表为新型SAMs材料的设计提高了良好的借鉴。

图3 钙钛矿电池器件性能测试

论文第一作者单位为德州学院,吕超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论文得到了山东大学高珂教授等合作单位与老师的指导、帮助与大力支持。我校张跃星教授、耿龙龙教授和伍平博士也参与了论文部分工作。该论文为我校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该杂志上发表。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青创科技计划等经费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3338

(作者:马恩广  供稿审核人:王新芳)


版权所有: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电话:0534-8987866  邮编:253023